城管频发群体上访揭开了哪些乱象?

文章来源: 新华博客
发布时间: 2013-07-12
责任编辑: 李振峰
放大缩小

    据新华社电 日前,一组城管到市政府门口拉横幅要求涨工资的图片在网络引发关注。昨日,河南省济源市政府派出工作组进驻该市城乡管理监察支队,调查城管队员集体到市政府上访要求提高工资待遇一事。7月8日,济源市城管监察支队的数十名队员集体到市政府大门口,打出“如此工资待遇,何以养家糊口”的横幅,反映工资待遇较低问题。

    关于城管群体上访的消息,近些年来不时见诸报端,比如2010年4月平顶山市城管上访、今年4月26日温州近30名城管集体上访市政府要求公务员待遇,还有此次的济源城管早在2009年就曾经上过访,如此等等,着实令人有些费解。毕竟在民众眼里,城管是一个强势群体,几乎的形象就是与弱势群体对着干,怎么也没有想到,他们也居然是弱势的一部分,也得走上上访的道路。

    这样的局面,是不是有些滑稽,也催人警醒。其实,从这些年来城管的表现,以及他们上访的诉求当中,反而能够揭开一些乱象,值得我们思考。

    首先是人员编制的乱象。据此次参与济源上访的赵姓女队员告诉记者,该支队共有160多名城管队员,分为财政全供事业编制、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和企业编制。其中企业编制人员110多人,平均月工资仅有1200元左右,而2013年河南省最低工资标准为1240元。

    作为一支执法队伍,竟然有如此复杂的编制。而这样的编制状况,其实在我们今天的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当中,难道不也是如此吗?这还不算,编制之外的“临时工”现象更让人忧虑,他们数量不菲,作用可是不小。一支代表政府执法的队伍编制,怎么看起来就象一群“杂牌军”,又如何体现出政府的形象与威信。

    其次,反映了信访法制之乱象。对于信访,我国“信访条例”早有规定,5人以上的上访被视为非正常上访。这些年来,此类上访屡禁不止,究竟是法律的漏洞,还是其它什么样的原因。现在连从事执法工作的城管人员,也根本不把这个信访条例放在眼里,直接进行非正常上访,又该怎么来反思呢?当我们一些地方领导们严正以待百姓上访时,是否考虑过自己的队伍也会发生这种局面。

    再次,城管队伍的管理体制和执法理念必将留下很大的矛盾隐患。城管在中国本就是一个怪胎,近些年来的表现,难以赢得民心,注定是一个“讨厌鬼”的形象。之所以如此,并不完全在于城管本身队伍素质是最差的,根本的问题在于管理体制和执法理念的巨大偏差,也就是拿眼下的群众路线来说,城管是不是走的群众路线,应该以此标准来进行反思。

    当城管既得不到民意的理解与支持,又无法获得工作上的体面与尊严,其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不够稳定的群体。而在工作待遇上的巨大反差,连一个最低工资标准都达不到的时候,那种与民争利的“土匪”习气是不可改变的。

    之所以城管的形象不敢让人苟同,当然与一些地方的某种纵容与庇护有关,毕竟“既要马儿跑,又要马儿不吃草”是不现实的,可是地方政府却不想付出太多,只能纵容他们去与民争利,从而引发更大的隐患,就在所难免了。

    其实,城管的思路何去何从,有两条路是可以研究的:一条是走司法之路,尽力减少行政执法的范围,通过司法来解决城市执法的问题,真正走上法治的道路。再一条就是自治的道路,让市民自己管自己,充分发挥社区、协会和社会团体的作用。也只有走到这一步,也许才能看到真正的城市文明。文/碧翰烽

分享
  
会员登录 密码 匿名发表

条评论

点击查看其他评论
留言须知
|
版权与免责声明